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快遞業遭遇 運輸工具 難題

“又有3名配送員的電動車被扣了,理由是非法載物。這種事情一年數十次。卡車不能進城;金杯車載貨也是非法的;電動助力車和三輪車也是非法的,難道你讓我們配送員抱著包裹走路送貨不成?”近日,京東商城的CEO劉強東在微博上抱怨。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給中國快遞業務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城市中,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送貨的三輪車、電動車卻屬於非法營運,作為“基本生存條件”的運輸工具竟然成了困擾快遞公司的難題。

倒霉的三輪車

圓通速遞公司北京部豐臺區盧溝橋分公司的經理盧志強這幾天很郁悶,因為從5月23日至25日,用於派件收件的電動三輪車已經連續三天被扣了三輛。按以往的經驗,交警開了罰單,只要交幾百元錢,很快就能拿出來,可是這一次卻行不通了。

盧志強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24日和25日他的兩輛三輪車被扣,他只收到兩份署名是“豐臺區治理黑車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告知單,稱他“違反了《關於加強三輪摩托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管理的通告》,現將您的車輛依法予以扣留,如有異議,請向豐臺區治理黑車領導小組辦公室咨詢。”而這兩份告知單上均無執行部門印章,其中一份甚至連日期都沒有填寫。而這次扣車是由公安、交警和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的。

盧志強撥通告知單上的咨詢電話,對方稱:“4月30日開始,北京市開展治理黑車嚴打行動,三輪車一律不許上路,抓到都會沒收。”對於車輛沒收之后是否還能取回、何時能取回,對方稱:“那得等上面的回復。”

圓通速遞遇到的問題并非個案。目前,民營快遞普遍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坦誠,每年公司都會預算出一定的費用用於被罰款或者“公關”。

圓通速遞北京和平里分部總經理吳枝法稱,現在郵政的三輪車不會管,可是民營快遞的三輪車卻時常會被罰扣。他也承認,通常情況下,交警倒是也網開一面,但若是遇到違章,比如逆行或是橫穿馬路,或是和別的車刮蹭,他們的電動三輪車肯定會被沒收。這時他們如果想要把車取回,就得想辦法拉關系請客送禮,才可能將車取回,這就得花上上千元。

令盧志強搞不明白的還有,北京市每個區每年的政策都不太一樣。比如他所在的豐臺區,去年交管對三輪車查得就不很嚴,被抓到了交罰款就能拿車,但是今年就查得很嚴,他問了幾次都拿不回車。而吳枝法所在的朝陽區,去年對電動三輪車查得很嚴,今年卻相對寬松些。

無法上牌,難在標準

在吳枝法看來,封閉式的電動三輪車是快遞員收件派件最好的運輸工具:體積小,進出小區、胡同都方便;車廂是封閉的,快件不會被雨淋;還可以上鎖,這樣快遞員停車送貨時就不會發生失竊。而且,電動三輪車時速限定在40公里,不會太快、發生危險,也不容易堵車,效率很高,又很環保。

可是電動三輪車卻無法上牌照。吳枝法問遍了北京市管理車輛的部門,也沒有結果,“車管所、郵政總局都說國家對這種車還沒有標準;我們購買時,廠家雖然都宣稱自己的車合格,可是也不保證能上牌照。”吳枝法表示。

盧志強的分公司從去年7月成立至今,已經有十幾臺車被扣,理由是沒有牌照。 “如果交通局能出個標準規定,我們愿意把車都換成符合標準的。可是現在就是沒有一個部門能告訴我明確的標準。”盧志強激動地說。

一輛電動三輪車的成本一般在3500元左右。“整體算下來,到目前為止我們和平里分部被罰款、被扣造成的損失約為2萬到3萬元,占運營成本比例不大,可是一旦被扣卻會引來很大的麻煩。”吳枝法說。

盧志強表示,如果車要扣一個月才能拿,那交的停車費就要3000多元,通常這種情況他們就不會再去取車。

真正的麻煩是車被扣了、快件還得送。快遞員都是一人一輛車,每人負責幾十票的快件,且當天早晨從總公司接到的快件當天下午3點就得將回單傳回總公司,否則就要按延誤罰款處理。如果延誤就按照每件一天100元的額度罰款。一旦被扣車,就得緊急調其他的車幫忙送貨。

在吳枝法這個片區,每個快遞員每天都要送出60到70單快件,為了不造成延誤罰款,甚至有時顧不上攬件就先跑回公司將回單登記上網、然后再出去收件。盡管如此,他所在的分部上個月還是因為延誤被總公司罰款2萬元,以前最多一次曾經被罰過8萬元。

“罰款還是小事,這對公司信譽會有很大的影響。”盧志強表示。

政策滯后

民營快遞運送快件進城和在市內將快件從一個集散中心運到另一個集散地,常用面包車。吳枝法表示,面包車多是客車,按規定是不許用來運貨的,但除了郵政系統,一般企業的廂式貨車不準進入市內,他們只能用面包車來運快件,罰款已經成了“例行程序”。

吳枝法稱,每天早晨6點前,圓通北京各個分公司都會到位於金盞鄉東緯路的北京總部去拉快件,一旦遇到交警,就是幾十輛車先排隊交罰款,交完罰款就趕緊將快件拉去各個分部。

為了盡量減少扣車罰款對業務的影響,吳枝法專門安排了一個人處理此類事務。

記者就三輪車標準和客車載貨問題致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辦公室咨詢,被要求聯系宣傳部門,記者隨后聯系交通委宣傳部門,但直至發稿未獲得對方回應。

讓吳枝法羨慕的是,郵政系統可以在北京市內跑廂式貨車和封閉式貨車。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忠林稱,郵政車輛在行駛中享受一定的便利,是因為國家法律規定運輸郵件的汽車輪船享受一定的通行便利,因為它承擔了一定的公共服務。

一位快遞業人士表示,客貨面包車去交委辦營運證是可以上路的,但是交委對營運證控制嚴格,每個公司都是按一定比例簽發,一個營運證大約3000多元,只能一個車用。

盧志強稱,到目前為止北京地區只有兩到三成的面包車有營運證。於是,把罰款納入成本,默認這樣的規則成了快遞公司不得已的選擇。

邵忠林介紹:“車輛進城以及運貨難這種情況在全國都有,但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情況尤其嚴重。早在2009年,國務院出臺物流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時,就提出要解運貨的問題。這兩年中各地陸續出臺了一些解決辦法。北京市快遞協會、北京郵政部門和中國快遞協會也和北京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進行過溝通協商,但是目前還在研討,未出臺解決文件。”

北京市快遞協會秘書長王寶華表示,貨車不能進城,客車不能拉貨,而快遞行業又以每年20%~3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EMS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提交了盡快制定全國快遞服務城市收、派非機動車輛技術標準的提案,建議郵政管理部門會同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共同研究,盡快制定全國快遞服務城市收、派非機動車輛技術標準,以提高運輸工具的專業化程度,改善快遞服務品質。

邵忠林稱,目前,國家郵政局和交通運輸部門正在起草一個城市派送車輛的行業標準,希望這種城市內派送的車輛能夠取得車管部門的認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